每年开学第一天,波恩街头总会出现许多怀抱彩色纸喇叭筒,肩背小书包的孩子。孩子入学,是其人生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,标志着漫长的学校生活的开始。为了使严格的学校生活多一份甜意,使学习多一份乐趣,德国的家长都要为新入学的孩子准备一个纸喇叭筒。喇叭筒各式各样,有大有小。有的画着米老鼠、唐老鸭、狮子王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,有的画着白雪公主、七个小矮人等童话故事,也有的做工精细,色彩斑斓,倾注着家长的一片爱心。
据说,给入学新生送喇叭筒的习俗,在德国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,最早出现于德国东部的图林根和安哈特地区。1850年的一篇文章提到,在那里,每一个新入学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“糖袋”。虽说每一个新学生都能得到“糖袋”,但袋里的内容却大不一样。当时,有钱人给袋里装的是各式糖果,穷人给袋里装的则是自家树上摘的水果、家里烤制的饼干。也有的再放进一双新鞋,以鼓励孩子勤奋读书。至于这一习俗是怎样形成的,似乎已无从考证。
现在,孩子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,家长就要将喇叭筒送给孩子,回家后继续由家长保管。等分班那天,也就是等孩子正式成为学生后,才允许孩子将喇叭筒打开,孩子才知道里面的内容。一般,除糖果外,喇叭筒里还有彩笔、卷笔刀、小玩具等。当然,也有一些孩子等不到分班那一天,早早就揭开了喇叭筒的秘密。
孩子进校第一天,校方要领孩子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,包括教室、厕所、健身房、活动室等等。接着向孩子介绍老师,包括班主任和各科的教师,然后再分发课程表,讲一讲对学生的要求。有的学校还组织一些娱乐活动,以增加入学新生对学校的兴趣。开学第一天不正式上课,一般2—3小时后,孩子就可回家。(方祥生)
葡萄牙全国的中小学将在9月18日开学。今年又是新千年伊始的第一个新学年,比常年有着特殊的意义。各校均为此进行认真准备。
位于里斯本市拉帕区的帕德雷·巴托洛梅乌小学,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,不少政界名人和知名学者都曾在这里接受过启蒙教育。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星期,校内庭院干干净净。具有葡萄牙文化特征的碎石路面和场地,被水洗刷得晶莹发亮。掩映在绿树间的校舍,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。大小教室窗明几净。新学年对学生的各项要求,注意事项等均明文张贴在布告栏内。
40开外的校长若热·纳西门托先生,外表精明干练,在其办公室内热情地与记者攀谈。他大学毕业后在此已任教22年,升任校长后,月薪23万葡盾(1美元约合200葡质),属中上水准。全校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,共有学生400人,均为6至12岁。教师40人,全部是大学毕业生,平均月薪15万葡盾。行政管理4人,后勤服务15人。1至4年级每班25名学生,由一位班主任教授葡语,算术、体育和社会课。5至6年级,每班学生也是25人,包括班主任在内共有10位老师任课。主要课程有:葡语、葡萄牙历史与地理、英语、算术、自然科学、音像与技能教育、音乐、体育以及道德与宗教课。校内课外辅导教学内容丰富,以实例启发学生理解课文,培养学生个人爱好。对1至4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。5至6年级的学生最多只留1小时的家庭作业。当天的课文消化主要通过课外辅导教学活动完成。
因是9年制义务教育,开学时学生们只交书本费,学杂费不仅全免,学校还设有专用学生食堂供应午餐,每份210葡盾,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免费就餐。(陈庆煜)
9月1日在日本是个非同平常的日子。这天不仅是各类学校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,也是全国“防灾日”。77年前的9月1日,日本发生了7·9级的大地震,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十几万人伤亡。为不忘记这一“历史教训”,日本把9月1日定为“防灾日”,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开展防灾救灾活动,安排儿童“避难”也是“防灾训练”的重要一环。
这天早上,小学生们都带着自己的暑假作业,按地区集合后,整队走向学校。8:30举行开学式,校长希望他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。接着,他们回到各自的教室,班主任不仅要确认全班同学是否到齐,还要询问他们的暑假生活过得是否充实愉快,观察和检查他们是否做好了新学期的学习准备,然后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。
10:30,日本首相发布“警戒宣言”,家长们纷纷前往学校。教师和家长进行了交接学生的训练后,学生由各自的家长领回。新学期第一天的“功课”结束。(司万玲)